第675章 造反与附逆  悲剧的小鹌鹑
“赵匡胤!&;&; 韩通是与你并肩作战多年的袍泽,你是如何能下的去手的?!”&;&; 柴荣起身指着赵匡胤怒斥道。&;&; 赵匡胤紧咬钢牙道:“杀死韩通绝非某的授意。&;&; 实在是王彦升擅作主张。”&;&; 赵匡胤心中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把王彦升纳入自己的麾下了。&;&; 虽然早知王彦升此人生性残忍。&;&; 但当初想在他骁勇善战又忠于自己的份上还是让他参与了陈桥兵变。&;&; 谁知他死性不改,居然自作主张杀死了韩通。&;&; 柴荣呼哧呼哧的喘了一阵粗气。&;&; 韩通作为他的心腹爱将之一,在武将中的地位也仅次于赵匡胤、李重进几人。&;&; 最后居然被王彦升这等小人杀害,实在是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方才你说赵匡胤没想到韩通会抵抗。&;&; 朕想问问你。&;&; 难道除了韩通之外满朝文武竟再无一人忠于我柴氏吗?”&;&; 柴荣缓过来之后向任小天问道。&;&; 任小天撇了撇嘴,随即叹气道:“虽然很不想告诉你,但这确实是事实。&;&; 除了韩通之外,汴京城中的文武几乎尽数投降了赵匡胤。&;&; 朝廷之外倒是有李重进和李筠二人起兵反宋,但最终都被赵匡胤镇压下去了。”&;&;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 虽然与柴荣有过短暂的皇储之争,但心里依旧是向着后周的。&;&; 再加上他和赵匡胤旧有嫌隙,所以起兵造反也在情理之中。&;&; 倒是李筠会反赵匡胤有些出乎柴荣的预料了。&;&; 郭威在后汉为将时与李筠交情匪浅。&;&; 所以在建立后周之后就任命李筠为昭义军节度使。&;&; 柴荣继位后李筠仍旧在外地为官。&;&; 所以二人之间并没有多么的亲密。&;&; 任小天看出柴荣有些疑惑,于是向他解释道:“李筠视郭威为慧眼识珠的明主。&;&; 所以对你这个继位的皇帝虽然没有多少敬意,但内心也是忠于你的。&;&;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后也派人前去招降过李筠。&;&; 李筠居然当着使者的面取出郭威的画像悬于大殿之上,并且对着画像痛哭不已。&;&; 这实际就是在告诉赵匡胤,你这个皇帝我不认可。&;&; 李筠也确实是个莽撞之人。&;&; 他思虑过后便去联系了北汉,双方共同约定起兵讨伐赵匡胤。&;&; 然而李筠的作战水平实在不如赵匡胤,被赵匡胤大军连败数阵困于泽州。&;&; 北汉的援军也被赵匡胤击退。&;&; 而后泽州城破。&;&; 李筠见突围无望,在府中挂起郭威的画像叩头后引火自焚而死。&;&; 驻守潞州的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见大势已去,便举城投降了赵匡胤。&;&; 二李之乱被相继镇压后,赵匡胤在朝中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李筠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了,没想到他对先帝居然是如此的忠烈。&;&; 至于他的儿子...守节,守节,这名字起的真好啊。”&;&; 柴荣说着说着露出了几分讥讽的意味。&;&; 突然柴荣想起来什么事情,赶忙问道:“为何反对赵匡胤之人中不见张永德?”&;&; 张永德就是赵匡胤前任的殿前都点检。&;&; 而且他的身份也不简单。&;&; 郭威和张永德之父张颖少时便相识,二人关系好到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爱屋及乌之下郭威也十分看好张永德,于是便把四女寿安公主嫁给了张永德。&;&; 所以张永德也就成了柴荣的姐夫。&;&; 俩人可以说是实在亲戚。&;&; 柴荣这些年自认对他是无比的信任。&;&; 他和李重进、赵匡胤三人可以说是他最为核心的武将班底。&;&; 但是方才任小天话中却丝毫没有提起张永德呢?&;&; 难道他在这之前就已经死了吗?&;&; 任小天苦笑道:“你说的是郭威的驸马、你四姐夫张永德吧?&;&; 他的确是没有像李重进一样起兵反宋。&;&; 相反,他和赵匡胤的关系莫逆。&;&; 甚至于赵匡胤陈桥兵变中也能见到张永德的身影。&;&; 至于这一点,我想赵匡胤这个当事人比我更有发言权。&;&; 老赵,当初你黄袍加身的时候张永德有没有参与其中?”&;&; 赵匡胤无奈的点了点头。&;&; “朕就说。&;&; 张永德他毕竟执掌禁军多年,怎么就会被赵匡胤彻底掌控了禁军。&;&; 原来张永德他早就暗中投靠了赵匡胤啊!&;&; 柴荣仰天悲呼道:“先帝,看看您选的好女婿啊!&;&; 朕万万不能想到,最后出卖后周的居然会是张永德!”&;&; 刘邦看的咋舌不已。&;&; 柴荣命运也是够悲惨的。&;&; 他人刚刚入土为安,结果他信任的人全部都造反了。&;&; 这可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秦始皇也是连连摇头。&;&; 虽然五代十国时期臣子改换门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这速度快的实在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了。&;&; 柴荣意兴阑珊的瘫在沙发上,久久不能平复。&;&; 赵匡胤几欲说话,最终都只是张了张嘴没有发出声音来。&;&; 他也的确是不好面对柴荣这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皇帝。&;&; “宗训这孩子最后是不是也被赵匡胤杀死了?”&;&; 良久之后柴荣面色平静的问道,仿佛他已经预知了柴宗训的下场。&;&; 赵匡胤急切之下正要解释。&;&; 任小天却替他答道:“那倒没有。&;&; 柴宗训他禅位给赵匡胤之后,赵匡胤便将他降封为了郑王。&;&; 和他母亲符太后一起迁徙到了房州(今湖北十堰)&;&; 二十岁那年,柴宗训不知何故死在了那里。”&;&; 柴荣闻言皱了皱眉头。&;&; 赵匡胤慌忙解释道:“郑王是感染了急病而死,绝非是朕下了毒手!”&;&; 但是柴荣的表情却写满了不相信。&;&; “老赵他说的可能是真的。&;&; 也可能是柴宗训他抑郁成疾,这些都不好说。&;&; 但是赵匡胤的确没有苛刻的对待他们。&;&; 甚至当时宋朝朝廷内很多人建议杀死柴宗训都被赵匡胤给拒绝了。&;&; 柴宗训和符太后虽然不再是皇亲国戚,但也算是过的大富大贵吧。”&;&; 秦始皇笑道:“起码赵匡胤还是没有过河拆桥。&;&; 再看看元末明初的小明王韩林儿,朱老弟他做的就不那么地道了。”&;&; 任小天笑道:“那事或许真和我叔无关呢。&;&; 不过以我叔那性格,真做出这事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柴荣可不知什么小明王,也没有兴趣听他的故事。&;&; 他斜眼看向赵匡胤说道:“如此说来,朕倒是要感谢赵匡胤给我柴氏留下香火的恩情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