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114 文人风骨  秦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更快章节推荐: 坐着看小说网【高速更新_www.zuozhekan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第114章 114 文人风骨

郑次辅被关在最里面的一间牢房, 穆婉跟在谢珩身后,远远就听到了叫骂声,“少在这里假惺惺, 老夫不吃这一套!滚开!”

“就算饿死、渴死、病死也别想叫我认罪,当然, 你们有本事可以选择直接打死我!”

待走近, 穆婉就看到牢房里一个干瘦的老头正在跟大夫吵架,在牢里小半个月, 他浑身臟兮兮的,囚衣上满是血迹, 显然在大理寺那边被用过刑。

发白的脸色和中气不足的声音显示着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他却拒绝大夫的看诊, 一旁的干凈囚衣也不理会,自顾自的坐在木床上犯着倔。

谢珩出现后, 大夫如蒙大赦, “侯爷。”

谢珩挥了挥手, 大夫无奈离开,小六也将所有的狱卒都赶去外面。

郑次辅看到谢珩有些意外,“谢侯爷不是从来不管朝堂之事吗?怎么也来插手?”

谢珩在旁边的木凳上坐下, 穆婉机灵的帮他倒了杯水,又多倒了一杯递给郑次辅。

郑次辅大概看她年纪小, 没为难她,接过茶杯喝了一口。

谢珩道,“太后派我来的。”

郑次辅冷笑, “怎么?侯爷也要学那些沽名钓誉之徒,打着忧国忧民的幌子劝我认罪?”他冷哼一声,“别白费力气了!老朽绝不认罪!”

谢珩问, “那外头那些读书人,郑大人待如何?”

郑次辅道,“不如何。他们来是为了我,更是为了这世间公正大义,我若认罪,置他们心中公理道义于何地?!”

“且若开了这口子,以后太后想杀哪个朝臣岂不是都可以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找些无辜的人来做要挟逼人认罪?”

“今日我若屈从,他日必会殃及更多!所以,你们别白费力气了。”

“至于外头的那些学生……”郑次辅沈声道,“武将有上阵杀敌之勇,我文臣亦当有一身傲骨,若惧死,何以保家卫国,何以维护天下公义!”

他说着,哈哈大笑起来,“这几年,老夫举目皆是尸位素餐,蝇营狗茍之辈,如今知我大郢郎君傲骨尚存,吾心甚慰!”

谢珩凉凉道,“他们都死了就断绝了。”

郑次辅气道,“镇国公府的气节断绝了吗?它会断绝吗?”

谢珩闭嘴。

穆婉也不由一顿,这郑次辅不愧是文臣,嘴巴真毒。

郑次辅冷哼,“它不会断的,即使在你这儿断了,其他谢家人也会记得,就算你谢家人忘了,还有大郢的百姓记得,就算大郢的百姓也忘了,以后的人也会记得。”

“就像老朽,四岁启蒙,十几年寒窗苦读,二十岁入朝为官,已经三十余载。”他的语气突然平静,“这三十余年里,大郢也曾强盛过,后来老朽就陪着它一年一年衰微,如今几乎已经到了末路。”

“老朽的一辈子都在这大郢朝堂,即便它最后亡了,他年后人读史,亦可以看到这腐朽朝堂里存在的武将气节,文官风骨;让当权者知道,构陷忠良的下场,让文臣武将们知晓自己要走之路;让有理想抱负的年轻人知道,要做怎样的人!”

穆婉抿住唇,她忽然就明白为什么徐首辅会那么自信郑次辅不会认罪。

不同于那些打着忧国忧民的幌子实则满足自己的私欲的人,郑次辅是真正的正直,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便知道这个朝廷无药可救,也依然要笔直的站到最后一刻,哪怕只是作为史书中的不起眼的一笔告诫后人。

郑次辅所谋,不仅在当下,还在未来。

穆婉不由问道,“您既然忧心百姓,或可以折节认罪?便是流放,太后也不会太过为难您,届时还是能为百姓做些事情。”

其实这是穆婉一直不太理解的地方,在她看来,除非到了死路,为何要宁死不屈呢?明明活着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概她问的真诚,并没有劝谏之意,郑次辅并未生气,只是嘲讽笑道,“小郎君啊,如今哪里还有青山呢?”

“国之栋梁已经化为灰烬,”他斜着谢珩,“心灰意冷的尸位素餐,得过且过。”

“至于剩下的那些蛀虫,别说给百姓取暖了,它们恨不得把百姓榨干了,如今也就只有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烧一烧了。”

穆婉更不解,“您这样烧,又有什么用?百姓们也取不到暖。”

郑次辅仰天大笑,“我是为百姓做不了多少啦,但外头不是还有一堆吗?”

“那些刚刚长成的小苗,或许正前路茫然,总不能让他们都学了蝇营狗茍之辈,丢了读书人的气节,老夫就烧了这把老骨头,为他们照一回亮,领一程路。”

“这黑暗的世道,总要有光才行啊……”

穆婉沈默,终于明白,千年文脉之所以在这片土地绵延不绝,正是因为有无数郑次辅这样的人,一截一截的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骨,用鲜血将傲骨气节刻在后人的基因里,最终在几千年后,成就了一个无限光明的世界。

谢珩举起茶杯,“我敬郑大人气节,只是您照亮后人,此时的百姓又该如何?”

“您不认罪,徐首辅也不会废了太后,徐首辅掌兵权后,不会苛待太后,而他又要发展军队,百姓赋税……”

他话还没说完,郑次辅忽然狡猾一笑,“所以老朽在等你。”

说罢他毫无预兆的朝墻角撞过去,那速度明显是奔着不要命去的,穆婉不由惊呼,根本来不及拦,还是谢珩眼疾手快一边伸手,一边快速道,“我有亩产五百斤的良种。”

然而谢珩也只扯住了他一点后衣摆。

就在穆婉以为郑次辅会血溅当场的时候,郑次辅自己一个急剎,两只胳膊顶住了墻,即便如此,脑袋还是“咚”的一声撞了上去,可见对方用的力气有多大。

场面有些滑稽,穆婉却不知为何鼻子发酸,她连忙上前查看。

老头晕头巴脑的靠在墻角,却急切的望着谢珩,“你说什么?”

谢珩道,“郑大人可记得八年前的谷仓县。”

郑次辅捂着额头道,“自然记得!!”

亩产五百斤的麦子啊,若中原地区全都种上,大郢每年至少不会再有饿死的百姓。

“朱友德说是因为当地人祭祀童男童女才得土地神庇佑,老朽才不信,当年老朽一直想亲自去看看,先帝偏偏不允。”

', '')('

谢珩道,“恐怕不是先帝不允,而是有人在从中作梗。”

他隐去穆婉送良种的部分,将事情大概说了一下,郑次辅听完气的捶胸顿足,把朱友德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还不是那种文雅的骂法。

穆婉才知道文人骂起人来也可以这么臟。

郑次辅心疼的直抽抽,“所以呢?你们现在找到高产的良种了?”

谢珩道,“找到了。”

“不过您觉得如今这良种能随便拿出来吗?不说别的,朱友德如今背靠徐首辅,我们要有动作,他第一个捣乱,而且就算真拿出来了,最后怕也是肥了世家贵族的口袋。”

郑次辅自然知道,越想越气,“你待如何?”

谢珩却瞇眼看着郑次辅身上的囚服。

郑次辅察觉,警惕的将衣服一掩,谢珩起身上前,不客气的去扒他的衣服。

郑次辅气道,“哎哎哎!你干什么呢?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他一个文弱的老头哪里是谢珩的对手,很快就被扒光,谢珩展开囚服,里面是一封血书。

穆婉刚凑过去想看,谢珩直接开始念:“……吾之死,是这世道不公,太后不仁,徐首辅虚伪以谋权柄……”

穆婉:……

她怀疑谢珩是在报郑次辅刚刚骂他的仇,这当面念人家的绝笔跟当面被念日记有什么区别?

她不由看向郑次辅,郑次辅正忙忙碌碌的穿新囚衣,头一下都不抬。

然而穆婉听着血书上的内容却渐渐惊讶,郑次辅竟然猜到了徐首辅的后招,而这一一记载着预测徐首辅手段的血书,就是他死后堵死徐首辅掌权之路的绝杀!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所以他也安排了后手:他要以己之死,激起天下文人的怒火,太后背上千古骂名,徐首辅也受万人唾弃。

徐首辅一个没有武力根基的文臣,又受文人鄙夷,别说兵权,首辅之位都坐不稳了!

而外头那些读书人自然也不会被徐首辅利用而无辜牺牲,郑次辅嘴上说着不在乎,但其实也早就想好了怎么救他们。

可笑徐首辅还想靠着郑次辅成就自己,却不想这位正直刚烈的纯臣也早就想好了摆他一道。

谢珩还在继续念,“……吾虽是文臣,但愿以身为剑,守这世间公道正义,为有志之士披荆引路!——郑醇绝笔。”

郑次辅还在系囚衣的带子,仿佛怎么都系不好。

谢珩道,“坐实太后的罪名,揭露徐首辅的计划,郑大人是想以己之死,趁机扳倒两大祸害,为皇上争取权利。”

他认真的看着郑次辅,“您觉得权利在贺兰景手中会更好?”

郑次辅开始改挽囚衣的袖子,淡淡道,“皇上只是被太后和徐首辅联手压制,他性子虽软,但好歹心有善念,若能掌权,再提拔几个正直的官员,大郢百姓应该能好过些。”

怪不得他说自己在等谢珩,他只有死在谢珩这里,才能让所有人相信他是被太后和徐首辅逼迫而死。

郑次辅道,“既然你已知晓老朽的计划,便知老朽无论如何不会认罪,这是大郢能试的最后一条路,老朽总要试试。”

谢珩道,“万一不成呢?”

郑次辅道,“那就交给后来人,总有能成的一天。”

谢珩忽然道,“九皇子还未死。”

郑次辅猛的抬起头,浑浊的眼睛迸发出亮光,“你说什么?”

谢珩道,“快四岁了,天资聪颖,虽然还未启蒙,但因为长在农家,如今喜好种地,初知民生之难。”

郑次辅满脸欣喜,“他在哪儿?”

问完后,又察觉自己问的不妥,连忙道,“不用告诉我在哪儿,他好好的就行。”

谢珩看了穆婉一眼,“他很好,我已经将他交于一位有大智慧的先生抚养。”谢珩的面色不自觉的柔和下来,“如今他活泼开朗,孝顺懂事,亦可明辨是非,日后应该会成为一位仁德之君。”

郑次辅立刻问道,“你待如何?”

谢珩道,“如今我有高产良种在手,曹氏弩设计者也寻到了,他手中还有不少利器……”

穆婉心中一跳,不由看向谢珩,他不会知道什么了吧?他什么时候寻到曹氏弩设计者了?

就听他继续道,“如今只需要寻一偏僻之地,种粮食,修利器,一点一点修补这破破烂烂的世道。”

郑次辅迫不及待道,“你要从哪里开始?”

谢珩道,“方凌。”

郑次辅思索,“方凌乃流放之地,四周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又消息闭塞,确实是个好地方,只是如今管着那里的是徐秉问的门生,如今想来,他应当也一直在做着其他准备。”

“此事我自有计较,”谢珩道,“我本想着若郑大人流放此处,我们的速度也许能更快些。”

他认真的将郑次辅的囚服迭好,起身道,“不过我也尊重郑大人的决定,就像您说的,大郢的脊梁还需要您撑着。”

“我告知大人这些,是想让大人走的安心。”他举了举写着血书的囚衣,“此事,我会为大人办妥。”

说罢出了牢房。

穆婉飞快的掏出两瓶药放在郑次辅身边,才跟了出去。

等她跟着谢珩走过长长的牢房通道,快出去时,突然听郑次辅高声道,“侯爷!老臣认罪——”

“老臣认罪!”

穆婉却在这一刻泪眼模糊。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