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 收获极丰(求月票)
「小道长……」
老者只是疑惑的看着他,把戏人不得罪观众的理念早已伴随一生,深入骨子里了。
「老丈贵人多忘事。」林觉仍然十分有礼,解释着道,「去年二月二,徽州罗仙庙会,我曾在庙会上看过老丈与诸位表演戏术,印象极深。」
「这……」
老者伸手指着他。
「当时诸位分饰两方,吐火之时,还曾燎到我的头发。」林觉继续说道,「下午散会之时,曾见到几位在巷中休息吃饭,我和堂兄路过,还与老丈和几位说了几句话,那几句话,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师妹听到前面半句,还以为是这人烧过师兄,师兄刚才在那站着不动看那麽久,是在记仇和犹豫,如今是来报仇来的。
心里想着,师兄什麽时候这么小气记仇了,却也紧绷了起来。
甚至悄悄的深吸了口气。
听到后半句,才把心思推翻。
老者则是渐渐想了起来,指着林觉,眼睛睁圆,又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是你啊……
「可我记得当时的看官文质彬彬,像是个书生啊,如今怎麽穿上阴阳衣了?」
老者回头与其馀人对视。
其馀人也像是渐渐想起。
「转入道门了,如今拜在黟山浮丘观门下修行。」林觉说道。
「那小老儿该叫……」
「随便怎麽叫,道家人生性自在,不拘于此。」
「嘶……」
老者听见林觉说话,渐渐将他的身影与一年半以前那个乡间少年郎的身影重迭起来,却发现差别甚大,已经无法重合了,只得说道:
「那道长这次来是……」
「叙一叙旧。」林觉说道,「同时来为老丈补足养气法与厌火术。」
一群把戏人听到前面还不觉得有什麽,听到后一句,则是瞬间睁大了眼睛,几乎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表情有些不敢相信。
片刻之后——
道人坐在江湖把戏人的箱子上,旁边路上尽是下山的人,道人从容自若的对他们讲说:
「养气法分吐纳与导引,江湖中的奇人异士大多只得一半,得吐纳的便会一些外放术法,得导引的便会一些内敛的本领。老丈应是只会吐纳。不过二者本有共通之处,老丈修习吐纳法数十年,点通导引诀窍并不难。
「厌火术也分三等。
「除了火丸火药丶吸气吐火,还有一等,无需吸聚火气,而是自生火气,这一等需将灵气导入五脏,在心中成火,因而需有导引法才行。
「老丈修习厌火术半生,若有导引法,学这上等的厌火术,应该也是一点就通。」
一群人都聚精会神,不敢错过一个字。
天色越来越暗了。
山路上又点起了火把,火把下行,汇成一条溪流。天光退去,月亮升起,三师兄又在身后出现,伫立许久才离开,唯有少年道人不断讲述着。
时正中秋,月如玉盘。
起先山上还有些喧嚣,随即是若有若无的道经道乐声,再到后来,只有夜风下竹林的沙沙声与偶尔几声夜鸟鸣啼。起先少女也认真的听,随后带着狐狸在他们身边绕着圈的走动,拍打咕咕叫的肚皮,再到后来,便坐在一旁打盹,狐狸也趴在她脚边安眠。
山上早已变得冷静,月光如雪,圆月挂在竹梢林影间。
所有把戏人都认真听,忘了时间。
「这些便是我所知的全部了。」道人终于说完了,起身说道,「若有说得不清楚的地方,不是别的原因,实是我的认知有限,不指望诸位听了就立马能懂法术中的精髓,只希望不会有误导到大家的地方。」
「怎敢怎敢……
「多谢道长……」
老者惶恐的站起身来,对他深深行礼。
众多把戏人随之行礼道谢。
躬下的身子还没有直起来,却发现道人早已回礼,比他们躬得更低一些。
「道长这……」
「夜已深了,好在月光皎洁,趁夜色能走一程。」林觉直起身来说道,「山高水长,我们就此别过。」
「道长传法之恩,我们如何报答呢?」
月光下很多双眼睛盯着林觉,都闪烁不定,忐忑不安。
「老丈早已把报酬给我了啊。」
林觉潇洒说道,一挥衣袖,起身就走。
狐狸连忙跟上他,跑出两步,又回过头,咬着袖子叫醒打盹的少女。
月光明亮,山林成影,连上方宫阙楼阁的斗檐瓦角也看得清楚,两人一狐穿过竹林间的小路,很快便走远了。
……
回到竹屋,各自睡去。
林觉本来已在床上躺下,身旁的三师兄睡得安静,没有任何响声,不过却睁着眼睛,怎麽也睡不着。
心里有些思绪。
乾脆起身盘坐,闭目凝思。
不知不觉,天便亮了。
从上方烟霞观中传来钟声,随即是若有若无的念经声丶道乐声。
三个道人都起床了。
烟霞观的道人也给他们送来了早饭。
「这道观大一点是不一样啊,每天这麽多人念经,还有人奏曲唱乐。」三师兄摇头晃脑,「不过要在我们道观,肯定没人起得来。」
「好想吃铺盖面啊……」
「师妹跟我出去一趟。」
林觉像是做了决定,说完,把碗一放,便拿着长剑往外走去。
「哦……」
', ' ')('小师妹不知为什麽,也只连忙跟上。
一路出去,四下行走。
沿着小路走,爬到高处看,去亭舍间空地上找,直到中午,才终于找到那名苦修「山神护体法」的麻衣壮汉。
「邵公,又见面了。」
「两位道长,找我何事?」
麻衣壮汉正在竹林间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午休,见状不由疑惑的看着他们。
「不为别的。」
林觉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邵公在『山神护体法』上造诣极高,然而吃亏在道行不足——邵公虽修养气法,却只有导引而无吐纳,只可自己体内养气,不可天地采气,因此在下愿为邵公补全养气法,再加一门可吐火的厌火术,换取邵公将『山神护体法』传授我等二人。」
这次不靠古书,是用诚意来换。
就如昨日山间与那些把戏人。
当年把戏人无意之间激活古书上的一页,林觉因此得了厌火术,虽说是古书自带的奇异,却也与他们有些渊源,再次遇到,自然还这一个情。
没有别的,便是真诚二字。
麻衣壮汉与他对视,眼光闪烁。
「补全养气法又能如何?」
「吐纳导引,方为养气,此古之修士修行之道也。邵公有了养气法,便可真正入修行门,此后道行精进,也配得上邵公这身好法术了。」
「厌火术又能如何?」
「口吐烈焰,修至高深,手掌推火。」
「这……」
麻衣壮汉思索着,又问:「大醮虽说还没开始,不过持续也就九天,你说的这些,邵某怎能学得会?」
林觉一听就知道了,他已心动,不过也如实对答:
「养气法不难,邵公已修了一半,就更简单了。厌火术也不难,我会尽力与邵公讲解,其中难点,必然用纸写下交给邵公。」
「就算这样,可邵某的『山神护体法』也不简单,又怎是十馀天就能讲完的?」
「邵公尽管讲就是了。」
「大醮鱼龙混杂,邵某如何信你?」
「便看邵公了!」
「你们信得过我?」
「我自愿信。」
麻衣壮汉看着林觉,林觉也看着他。
「好!」
壮汉终于点头。
于是从这日起,林觉和小师妹每天都在山间与他碰面,互相讲述法术之理,这场大醮便也算是又多了一件收获,这样的日子也过得充实。
倒是这山上的饭菜,不见荤腥,油水太少,连吃几日过后,嘴里实在淡得很。
两日之后,斋醮开始。
焚香丶开坛丶请水丶扬幡;
每日山上都是青烟,路上全是上下的香客信众,来凑热闹的灵法派道人与江湖人反倒成了少数。
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到林觉三人。
林觉挑了个空,这才心念一动,取来古书,翻开查看。
「哗……」
丝毫不出所料,又有新页:
控水术,控水之法。
五行法术,常为水中精怪天生本领,能控天地自然之水,根据造诣高低丶道行深浅,可起水花,可聚水柱,可掀浪涛,大能者断江改道。
人行陆地,修行此法者少之又少。
「应当是那水妖用的法术了。」
这也是林觉此次下山之后,第一次撞上的法术。如此看来,那水妖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也很浅。
「哗……」
幻银术,戏术幻术也。
将天地万物化成白银,造诣深者,以假乱真,数年不变。
然而施术者须得谨记,幻银终究是假,不可当真。
「不可当真的意思是不能把它当做真的银子拿出去花丶欺骗人吗?还是说不能像真的丹砂金银那样用来炼丹?」
林觉如是想着,却也没空细听。
「哗……」
化石术,化石之法。
五行法术,常为山怪天生本领,能将己身化为坚石,横卧山中。
初学者可将身体部分化为石质,再练可将全身化为山石,好比石雕。练至精通,可将自己化作山中顽石,不受自身形状所限,以假乱真。
于此法上造诣越深,化身山石后越坚不可摧,大能者身化大山。
「原来叫化石法……」
林觉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念着。
「身化大山……」
神话传说里倒是有许多神灵化身为山的传说,不知有几分真假,真的里面,又有多少是用的这门法术?
林觉没有细看,只将古书合上。
心中是有几分满意的——
出来赶一次道会,这才到一半,就已经得了这麽多的法术了。
看来真得下山才行。
等这道会完了,回到黟山,有得学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