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8章 青帝庙祝
舒村,三姑庙。
顾名思义,这是三姑娘娘的庙。
大殿神台正中央,站的便是三位女神,周边还摆了很多神像,大大小小什麽都有,最小的不到一尺高。反正村里就只有这麽一间庙子,自然是要以供奉三姑为主,不过谁要拜什麽神,也尽可搬进庙来。
林觉正在下方诚心上香。
「多谢当初相送,亦多谢三姑于这动乱之中,护住村里安宁。」
林觉上完香,这才转身。
庙外传来一些惊呼声。
林觉走到庙门口一看——
挂满红布条的树下,自家师妹仍然穿着自己的道袍,一手提剑,一手推掌,赫然推出一条火柱,而她身旁正围着一群村里的小孩儿。
这群孩童往常只听村老说过一些修道神仙故事,哪里见过真的法术,自然是惊呼一片。
「还有呢!」
小师妹又一施法,转身一变,变成一尊石雕。
「哇……」
孩童们更是惊讶坏了。
石雕变回人身,师妹也露出笑容,似乎能够分享得到这些孩童的几分喜悦纯真。
只是抬头一看,师兄已出来了。
「我们要走了。」
师妹只得跟这群孩童道别。
就这麽一小会儿的功夫,不仅有孩童将她当做神仙,甚至有人都要跪下来拜师求艺了,自然也是不舍得神仙离开。
然而林觉在村中已留了三天。
三天时间,不长不短,短了显得过于仓促,长了又怕观中师父担忧,便已是离开的时候了。
虽说家中之人并无修道天资,不过林觉还是教了他们最简单的吐纳法。若能持之以恒,不说延年益寿,老年过得舒坦一些还是没问题的,若是乱世来了遇上一些阴魂小鬼,或是一些给人带来病痛的邪祟,还是能够抵挡一二。
另外从贡村到舒村的路上,林觉与小师妹降妖除魔,得了一些钱财,林觉也将自己那份留在了家中,也算贴补些家用。
此时拜完三姑,道别孩童,便往外走。
堂兄依然来送他,依依不舍。
「堂兄不必送了。」
「好啊。」
「今后好好过日子,生儿育女,要是世道乱起来了,不要轻离舒村,要是有仗打到这边来了,就往山里跑。」
「知道了。」
「我既已上山修道,在这山下俗世之中,就没有多少能帮助回馈乡亲的地方了。不过若是遇到妖怪,对付不了,便尽可来黟山浮丘峰找我。」
林觉留下最后一句,便转身了。
掏出纸驴,一句咒语,便成灰驴。
师兄妹二人骑驴而去。
「师兄,你这个村里的人好像都对你挺好。」小师妹不免有些羡慕。
「村中有学堂书院,崇尚儒学,因此行事颇为讲究。」林觉如是说道,「他们对我恩情不浅。」
「咦!这村口果有柳树!」
「什麽?」
林觉一时疑惑。
小师妹这才对他说:「你忘了六师兄第一次在我们面前请乩仙写的诗了吗?」
林觉这才想起。
此时亦有清风摇柳啊。
驴子渐渐走远了。
……
就是几天的时间,回程的路上便与来时路上全然不同了。
来时路上不知多少妖精鬼怪作乱,大抵都是接了妖王的令,或是模仿作案攫取利益,哪怕神君与妖王的攻守战已经结束,却也没有立马停歇。
这会儿估摸着是妖王战败的消息传过来了,知晓妖王下令让他们掀起动乱并非是时机到了丶为了揭竿而起建立妖国,而是为了策应妖王,自然便全部消停下去了。没有消停的大抵已经灰飞烟灭。
因此恍惚之间,又有几分太平景象。
尤其是秋高气爽,满山金黄,走在安安静静的山路上,听着鸟鸣与师妹的说话声,竟像出游似的,美好悠然。
这般悠然持续到最后几天。
眼见得离黟山浮丘峰也没有多远了,驴子的脚力比人快一些,差不多一天两天就能回山,看看师兄们是否受伤丶是否忧心丶饿成了什麽样,不料却赶上了一场秋雨,来了几分寒意。
两人也淋了一阵雨。
二师叔是说这纸驴经过额外处理,淋一些小雨也没关系,但是这等好宝贝,二人自然爱惜,见雨一下,就将之收了起来。
秋雨淋在山间,彩林升起薄烟,两名道人带着一只白狐,在雨中行走着。
没走多远,便看见前方有座城池。
不过城外却有一座庙宇,矗立烟雨间。
二人走过去一看。
「青帝庙。」
门匾下方有副对联:
一年四季花常在;
万紫千红永是春。
路上也有少许行人,不过都穿了蓑衣,不像两人那般急着避雨,便都脚步匆匆的往城中去。
「乡亲!前方可是罗酥县?」
「正是!」
「多谢!」
林觉心道一声果然。
这位青帝并非青华帝君,要更古老一些,乃是神话传说中的司春与百花之神,神职神权也只在这里了。
据说上古时候,他老人家也曾做过几百年的主神,不过随着改朝换代,神灵地位浮沉,他老人家便失去了最高主神的地位,降为配祀神。
到现在香火已经很少了。
', ' ')('此地乃是玉鉴帝君的道场,大一些的宫观庙宇里会有青华帝君的神像,但绝不会有青华帝君专属的庙宇,倒是这位青帝有自己的庙宇。他应该便是二师叔口中所说那些丶被尊称为帝君却没了上古大能之力的神灵。
只是他老人家的庙宇也很少。
林觉只听说过一间,便是位于罗酥县的这间——
当时在丹熏县,为救桃妖,魏家人便是来这里求的青帝符籙。前些日子在梨村时,也听说梨村有人来此避难。
想来这里离梨村也不远。
「师兄,雨停了。」
「雨虽停了,路上却泥泞。」林觉说道,「我与这位青帝和青帝庙有些缘分,刚好,去城中借宿还要花钱,我们便在这间庙宇借宿吧。」
「好啊。」
小师妹看向这间小庙。
庙宇实在是小,不见得有住处。
不过师兄已去敲门了。
「笃笃……」
「谁啊?」
很快便有人来开门。
是一个颇有些肥胖的中年人,面色有些发黑,不过眼角却带着喜色,见到门外是两名道士,不禁奇怪。
「你们……」
「庙祝,有礼了。」林觉行了个道礼,「我们是黟山修行的道人,回山路上遇到下雨,刚好此前就曾听说过这一间青帝庙和庙祝的大名,便想来庙中为帝君上一炷香,顺便求个遮风避雨处,好过此夜。」
「就是来借宿的吧?」
庙祝并不客气,倒也乐呵呵的。
「确实曾与帝君有缘,想来上一炷香。」林觉如实说道。
「无妨无妨!平常来我们这青帝庙借宿的人多了去了,前段时间外面闹了妖怪,还有很多村民来呢。庙子都快挤烂了。」庙祝让开大门,「平常我这儿借宿是五十文一晚上,也能沾沾帝君仙气,不说回春,也能年轻几岁,今儿个心情好,加上你们又是道士,也算修行中人,就不收了。」
「那便多谢庙祝。」
林觉不出意料,朝他道谢。
小师妹则是眼睛睁大了一下——
五十文钱?在城里客栈借宿,有床有被的,都没这麽贵,还给你一桶热水洗脚呢。
两人终究是进了庙子。
青帝庙和三姑庙大小差不多,格局也差不多,进门有个小院子,种着树也养着鱼和龟,里头零零散散的丢了一些铜钱,树上挂了一些红布条。
正对面是大殿,供的是青帝神像,左右各有两个偏殿,供的是这年头人们时常供奉的神灵,院子外面还有个小屋,才是庙祝吃睡的地方。
刚下了雨,外面泥泞,不过庙宇里面是青石板地,雨停了积着水,映着天空丶树枝与走来的两名道人一名庙祝。
道人客气,庙祝豪气。
「你们要去上香,尽管上就是了!我庙子里的香十文钱一支,你们虽然是道士,却还是要收钱的,自己往箱子里放!」
小师妹听着又是一惊——
十文钱一炷香?
莫说在很多有真神的道观里,寻常道士自己做的草香,根本不要钱,只看香客自愿供给,就算是在外面买,一支寻常线香也要不了这麽贵啊。
「今晚过夜的话,莫要睡正中央的大殿,免得扰了我家帝君老祖的清净,左右两间小殿都有门窗,也不漏风漏雨,随便睡就是了。」
庙祝说着,像是这时才看见身后的狐狸:
「咦?这是什麽?」
「是我家养的白狐。」
「一身雪白,偏脚是褐的,尾巴尖是红的,定不是凡物!」庙祝说道,仔细的打量了他们一眼,「看来你们也是有修行的!」
狐狸听了,不禁低头,看向自己脚上的泥水,挨着伸脚甩了甩。
林觉则是说道:「我等下山正是为了除妖来的。」
「哎哟?」
庙祝有些惊讶,不过也不以为意,他似是真有什麽喜事,喜事之下,什麽事都不再是大事了,只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都是修行中人,那就免了你们的买香钱了,不过也省着点上,心诚即可。这只狐狸也自己管好,莫要随便拉撒就是了。」
「多谢。」
林觉先是道了声谢,又盯着他的面容,好奇的道:「莫非道友也是修行中人?」
「诚心供神,胡乱修行。」
「原来如此。」
林觉看不出他有什麽修行,倒是这面门发黑,黑里又带点金属光泽,身上隐隐有着丹药味儿,却让他觉得有几分熟悉。
皱眉想了想,才想出来。
是了——
和那松隐寺的和尚有几分相像!
难道有共通之处?
林觉又看了眼青帝神像,觉得疑惑:「不知方才庙祝所说的,喜事是什麽喜事?」
「说了你们也不信的,何必多言。」
「此话便差了,我们虽然道行浅薄,不过在黟山修行,也是正统传承,既见过神灵妖怪,也见过众多奇事,又有什麽不能相信的?」
「你们也见过神灵!?」庙祝惊异。
「自然是了。黟山风景灵韵独步天下,玄妙仙气冠绝千山,黟山神灵便是一位了不得的存在,比之意离神君也不差,我等受他庇护,这才能在黟山安心修行,也常供奉于他,有幸见过神躯真容。」
林觉笑着对这庙祝说道:
「何况若有什麽喜事,憋在心里,便也少了几分了,若是讲出来,不仅更加开心,我们也能替着开心一下。」
这话说得是对的。
真有什麽喜事,哪是压得住的?若有喜事不告诉人,岂不等于锦衣夜行?
「那意离神君不过玉鉴帝君麾下真君罢了,怎比得过我家帝君呢?哈哈!不过你们既是有见识的,那给你们说也无妨!」庙祝笑着对他说道,「本人很快就要求得长生丶练得真身,成仙去了,今后你们拜神之时,说不定角落里也有我一尊神像啊哈哈哈!」
「嗯?」
林觉打量着他,倒是更确信了。
这人也在吃「长生仙丹」吧?
不过妖王已经……
最少也是败了啊。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