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2章 142 镇北侯府的未来
谢昭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下子, 让穆婉他们这边气势全垮,穆婉很想上前将他抱回来。
但陶寻道却被勾起了好奇心,“我不能生孩子, 怎么了?”
谢昭认真道,“那为什么不教我们?”
陶寻道, “我为什么就要教你们?”
这话说出来, 陶寻道以为会问住他,毕竟很多来求学的人他都这么打发走了。
结果谢昭道, “你怕被比下去。”一边说一边得意的看着穆婉,“母亲, 他丢人,记入史书。”
陶寻道:……
这句他听懂了, 不由被气笑,“你小子威胁我?”
大长公主笑道, “他也没说错, 我确实可以让其载入史册。想来出身南弘李氏的史官很愿意记载这一段。”
陶寻挑眉, “没想到荣昌大长公主竟然是个无赖。”
这老头果然不普通,竟然从这一句话就推测出了他们的身份。
而谢昭又有话说,“耍无赖救百姓, 灭赤翎!”他一边说一边点头,“耍。”
陶寻道意外的看着他, “谁教你的?”
谢昭看向穆婉。
穆婉轻咳一声,“也不算教,主要是他自己心善, 志向远大。”心中却想,财迷也不是没有好处。
陶寻道打量着谢昭,“你想做我学生?”
谢昭立刻拉着谢晋谢时谢意和谢晚一起, 挺起小胸脯,“我们!”
陶寻道目光扫过三个姑娘,终于正眼看向穆婉和荣昌长公主,“到底给谁找老师?”
穆婉心中对这老头又多了些好感,看来那番不教女子的反驳言论是用不上了,也不能说没用上,让谢昭用来打了一通乱拳。
长公主客气道,“先生喜欢哪个就教哪个,按照您的规矩来。”
陶寻道瞇了瞇眼睛,最后却指着谢晚,“收她也可以?”
穆婉立刻对谢晚道,“还不快见过你老师!”
谢晚还有些发楞,谢时和谢意飞快的拽了拽她,谢晚才反应过来,立刻跪下,“老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陶寻道:???
我只是问问。
他看出来了,这一家子都是无赖。
长公主笑瞇瞇道,“陶先生看什么时候能正式行拜师礼。”
陶寻道没想到莫名其妙就被架了起来,却也有了些兴趣,毕竟确实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有趣的人家,他起身道,“那便三日后,三日后带着要拜师的人来。”
他就不信,他们真的愿意让一个最不受重视的女娃拜他为师。
回程的路上,长公主思来想去确实心有不甘,本来是给谢昭寻老师,最后莫名给谢晚赖了一个回来,就算谢昭以后能再找老师,但谢昭的先生不如谢晚的,总是不合适。
谢时和谢意也回过神来,意识到之前皇帝都求不来的大儒,却要做最不起眼的谢晚的老师,虽说三婶婶说了到时候大家去蹭课,但看那老头的样子,却不一定能成,这样想着,心里也渐渐生出了不平。
穆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回家后单独找了小姐妹,而谢时、谢意和谢晚明显已经有了芥蒂。
西跨院里,穆婉直接问她们,“知道陶先生为什么要选谢晚吗?”
谢时和谢意都看向她,显然也不明白。
穆婉道,“因为她是你们中最忍让的人,即使第一次见面的人都能看出来。”
谢时和谢意一楞,穆婉道,“你们想想,平日里你们不喜欢的东西,不爱做的事情,最后是不是都落在晚姐儿头上了?”
谢时和谢意抿了抿唇,穆婉道,“三婶婶并没有说你们不好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事情的权利,能争取到就是自己的本事,但前提是,不要把别人的忍让当做理所当然。”
“你们应该从小就学过兄友弟恭,姐妹一体,因为我们一起使劲才能让家族繁盛,每个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但所有的不公都针对一个人的时候,迟早会兄弟阋墻。”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总会有分歧的时候,但这次你受了委屈,下次我替你背过,互相为对方着想,才能拥有坚不可摧的情谊和信任,不会被人轻而易举的挑拨。”
谢意道,“挑拨?”
穆婉道,“不然陶先生为什么专门挑谢晚?我就是来跟你们说陶先生的意图。”
“很明显,他并不想收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做学生,晚姐儿这个名额是我们耍赖得来的。”说到之类,穆婉夸了谢时和谢意,“当时你们很棒,知道一致对外将好东西先捧回家里来。”
“正因为你们齐心,才把陶先生架起,他不想失信,或者他想让你们知难而退,便专门挑了看起来最不受重视的晚姐儿,让你们不服气针对她,而晚姐儿最后很可能会顾虑你们的心情而放弃这个机会。”
她问谢时谢意,“你们觉得晚姐儿放弃后,陶先生会重新选择你们种的任何一个吗?”
谢时和谢意不约而同的摇头。
“对,到时候我们不仅会灰溜溜的离开,还让你们姐妹心生嫌隙。”
穆婉道,“一个大儒而已,没了他对你们有多大的影响呢?全大郢只有三个人拜他为师,其他的人不也都活的好好的?你们又不需要考状元,为了他姐妹反目值得吗?”
谢时谢意若有所思。
穆婉又看向谢晚,“晚姐儿,姐妹之间谦让没错,但谦让和忍让不同,你可以做对你有利的选择,只要那事情是对的,好的,没有人有资格叫你放弃。”
', '')('“逼你放弃的人也不值得你放在心上,你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才行。”
“你可以因为不喜欢陶先生而放弃,但不能因为别人不喜欢你拜师而放弃,明白吗?”她挨个摸了摸姑娘们的脑袋,“三婶婶知道今日话有些重,但你们是镇北侯府的未来,只有你们都拧成一股绳,镇北侯府才能屹立不倒,咱们至少不要上陶先生的当。”
从西跨院出来,云苓不由道,“管用吗?”
穆婉道,“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再好的感情都会争吵,她们都是心思正的孩子,就算最后真的不成,也就当买个教训,孩子们总要经历事情才能成长。”其实若不是谢珩身体不行,镇北侯府危机暗藏,她也不会去跟孩子们说这么多。
长公主这边,就更好劝了,“我们又不是需要陶大儒改变命运的人家,是没了他三个姐儿就不好嫁了,还是晋哥儿和昭哥儿没了他就做不好继承人?”
“贤相周一谨辅佐出了明德盛世,前朝的瑞成之治靠的却是瑞成帝自己,瑞成帝的老师们也没有多么特别。叫我看来,完全没必要为一个老师让孩子们心里不舒服。”
晚上长公主躺在床上,忍不住与古嬷嬷道,“是我想左了啊,当初昭哥儿刚接回来的时候,我只想着,他只要学会阿婉的一半豁达通透,日后快乐的活着就好,如今却得陇望蜀,想给他最好的,想让他变成大郢最好的帝王。”
“可什么是最好的呢?就像阿婉说的,他又不需要科考,以后多选拔些能臣干将,他只要知人善用,让百姓们都安稳下来就足够了。”
古嬷嬷笑道,“长公主说的是,况且奴婢看以昭哥儿聪慧,只要是个大儒就能教好他。”
长公主笑道,“可不是,他也不过才四岁而已,便不是大儒也能教的了他。阿婉说的对,若好事变成坏事,那不要也罢。”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长公主按照给昭哥儿拜师的规格给晚姐儿准备了拜师礼。
陶寻道见她们竟然直接带来五个孩子过来,觉得自己的计策奏效,今天就能将他们打发走了,于是没有直接收下拜师礼,而是将五个孩子都叫到了他的书房。
他坐在太师椅上,“我说过,要收一个孩子做我的学生,你们都来是什么意思?”
谢时道,“只是陪着二妹妹过来而已,先生又没说不能让人陪着来?”
谢意则看着他,“陶先生三日前就说了要收二妹妹为学生,如今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您是想反悔吗?”自从知道陶先生想挑拨她们的关系,谢意就不太爽。
陶寻道一楞,谢昭突然道,“载入史书!”
谢晋也跟着喊,“载入史书!”
陶寻道:……
他绝对不会收这两个总威胁他的家伙。
他看向谢晚,就见那天还低着头站在最后发呆的姑娘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先生,拜师之前我有些问题想问您。”
陶寻道,“你说。”
“您知道刚烤熟的栗子为什么轻轻一碰就会爆炸吗?”
陶寻道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谢晚继续,“还有细口瓶中放了点燃的草纸,将煮熟的鸡蛋封住瓶口,鸡蛋为什么会被吸进去?”
谢意也想起来,兴致勃勃问道,“茶杯满水后盖上一张纸,倒转后茶杯里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
谢时补充,“筷子插入萝卜悬空,敲击筷子,萝卜为什么会往上爬?”
谢晋以为是神奇的解答环节,也想出一个,“先生知道书本为什么分不开吗?”
“我,还有我!”谢昭见哥哥姐姐们都问问题,着急得跺脚,“先生知道水车为什么能自己转吗?”
陶寻道:……
到底谁收谁做学生呢?
结果就听谢晚道,“如果先生知道这些,我就拜您为师,若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我不太感兴趣。”
陶寻道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被嫌弃的一天,他道,“你们刚刚说的是什么,老夫看看。”
于是,陶寻道跟五个孩子做起了试验……
正堂,穆婉和长公主悠闲的喝着茶,虽然不着急,但也好奇,穆婉伸着脖子往外看,“这书童来来回回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呢?”
长公主也觉得奇怪,“怎么还有筷子和萝卜?鸡蛋?总不会让晚姐儿现场给他炒个菜吧。”
穆婉莫名被戳中笑点,“母亲越来越幽默了。”笑完后猜测道,“这么久不出来,是不是说明陶先生对孩子们还有些兴趣?”
长公主已经想开,不再强求最好的,“没兴趣也无所谓,回头我去给王大人去封信,叫他来教孩子们。”她给穆婉介绍,“当年先皇和皇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王先生,听闻他教书很有趣。”
穆婉道,“那就够了,反正昭哥儿如今只是打个基础。”
两人正商量着,谢时谢意她们出来,谢晋和谢昭跟在后头,几人的表情明显失望,最后出来的陶大儒脸绷的紧紧的。
长公主还当没戏了,起身道,“若不行就算了。”
陶寻道绷着脸道,“谁说不行了,只是劳烦长公主多备几分拜师礼吧。”
长公主很意外,“还收谁?还是全收?”
陶寻道背起手,冷哼道,“老夫只收一个,其他的不会来学吗?”
长公主道,“自然会。”
穆婉惊讶的看着长公主,长公主冲她挑挑眉,忽然觉得耍无赖也挺爽的。
穆婉不由偷笑,陶寻道道,“如此,就这么定了。”
穆婉连忙叫孩子们给陶寻道行礼,孩子们欲言又止,但也照做,只是礼毕后谢昭却跑向穆婉,一脸失望道,“母亲,先生什么都不会。”
陶寻道:……
长公主和穆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