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1章 191 皇上被俘
南阳王世子贺兰量赶过来, 看着太后嘆了口气,又环顾四周,“徐首辅和皇上呢?”
穆婉这才註意到徐首辅和皇上没跟上来, 她记得他们就跟在她身边不远的地方来着。
谢珩拄着抢看着远处战成一团的赤翎大军,“应该是被困在里面了。”
忠勇伯立刻带着亲兵去营救, 贺兰量看着谢珩的脸色关切道, “侯爷感觉怎么样?”
谢珩正要开口,忽然吐了口血往下倒去。
“侯爷!”小六连忙将人扶住, 穆婉也赶紧跑过去,“谢珩!”
贺兰量叫人抬了担架过来, “快送侯爷回营帐!”
穆婉本以为他是在众人面前假装毒发,但一把脉才知道根本不是装的, 他内息极其紊乱。
待回到营帐扒开盔甲,就见他身上的伤口全部崩开, 更别提新伤, 肩膀上的一道刀伤甚至深可见骨。
贺兰量看的心生敬意, “侯爷真英雄,说实话,我们还以为你们出不来了。”
赤翎大军绝境中的意志和双方悬殊的兵力,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出不来。谢珩带着这一身伤竟然做到了。
穆婉却只觉得心疼,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表现的跟没事人一样带着大家往前冲的。
她顾不得休息, 连忙给他治伤。
等谢珩的内息平稳下来的时候,忠勇伯他们也回来了,一群人面色凝重。
徐首辅盔甲破损, 满身狼狈的跟在旁边,却不见皇上的身影。
贺兰景被赤翎掳走了。
此事事关重大,徐首辅必须尽快回京和南阳王商量如何营救皇上。
穆婉也带着“毒发昏迷”的谢珩跟着一起。
踏入上京的瞬间, 穆婉只觉得恍如隔世,不仅仅是宁城两个多月战火纷飞的生活,还有上京也不再是记忆中繁华鼎盛的模样,萧条的让人以为进错了城。
来接他们的侯府管家解释道,“赤翎人攻城的时候,大家把家里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南阳援军到后,赤翎大军虽然绕城而过,但为了防止奸细混进来,这几个月城门轻易都不开,只有粮食之类最基本的东西才叫送进来。”
所以吃喝玩乐的娱乐活动自然没有了,甚至因为物资有限,世家贵族也都得勒紧腰带过日子。
穆婉还看到了吴知萱,她的衣着都朴素了许多,眼睛红肿的盯着城门口,不知是在等李亦宁还是得知了吴太后的死讯,对上穆婉的目光楞了一瞬后,还是朝她点了点头,眼底没了恨意。
穆婉心中微嘆,也回了个礼。
管家见状道,“命数这东西真的是说不准,原先觉得跟着太后的那些人倒了霉,结果南阳王一来,投靠徐首辅来上京避难的那些人更惨,朱友德那几家被南阳王以筹措军资为由抄了个底朝天。”又幸灾乐祸,“回来后怕是要气死。”
小六笑了笑,“放心,他们可回不来了。”
朱友德他们擅离职守,偏偏徐秉问正是用人用钱之际,不能打杀了他们,派去守城也不靠谱,便哄着他们带着大部分家财和人马先去了宁城大峡谷埋伏,大概是想指着他们供养。
结果被早有准备的谢珩横插一杠,全都堵在了宁城。
后来谢珩重新收编队伍的时候,把那几个全都编在一起,需要的时候就放出城去诱敌。
一开始几人吓的肝胆俱裂痛哭流涕,几乎都求着谢珩给他们一个痛快,之后谢珩就从善如流,送他们去杀敌。
那几个人都快吓疯了,但有前几次的训练,虽然依旧养尊处优贪生怕死并不勇猛,但生死存亡之际,也不得不朝着赤翎人挥刀,诚然没杀多少人就被乱刀砍死,但也算物尽其用,比单纯斩了要强些。
穆婉不由想起了潘娘子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大概会高兴吧。
这样的念头依旧是一闪而过,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先带着“昏迷”的谢珩回了镇北侯府。
府里一切照旧,只是没了孩子们的身影清冷许多,一回到秋尽院,谢珩就睁开眼睛动了动身体,“躺了几天,累死了。”
穆婉将他扶到床上还是先看伤口,“虽然正常情况你明日就该‘醒’了,但你这身伤还是好好养养吧,上京的事情交给母亲就是了。”
谢珩顺从的靠在床头,想起大长公主不由嘆了口气,“母亲也太冒险了。”
他们谁也没想到大长公主会留下来,当时商量的是让大长公主和二夫人带着孩子们一起离开,后来大长公主说她还有些安排,最后再走,他们也没多想,结果大长公主竟然留下来和上京的百姓们一起守城。
正说着,大长公主从门口进来,“我是大郢的大长公主,贺兰景那孬种也就罢了,若我也弃了上京城,叫天下百姓怎么再信任我贺兰家。”
穆婉连忙起身行礼,谢珩也要起身,被大长公主阻止,“你消停躺着!”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他精神还好,大长公主稍稍放下心,“听说这次十分凶险。”又问穆婉,“情况如何?”
穆婉报喜不报忧,“都是些皮外伤多养几日就好了。”其实棘手的是内臟受损,这个需要好好调养,可现在这情形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他歇着。
想到这里,眼底不由带了担忧。
大长公主大概看出了什么,还想再问,谢珩连忙道,“打仗哪里有不凶险的,倒是您,怎么没按照计划走,若我们有个三长两短,您这边也出了事,您让孩子和二嫂们该怎么办?”
大长公主在椅子上坐下,“若真糟糕到了那个地步,他们隐姓埋名生活,比跟着我这个大长公主强。”
谢珩语塞,穆婉也不得不承认大长公主说的有道理,若糟糕到那个地步,不管徐首辅还是南阳王登基,大长公主就是他们下一个靶子,孩子们跟着她反而危险。
果然作为唯一能安稳活到现在大长公主,其通透和果决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谢珩也不再纠结这件事,而是问道,“皇上那边怎么样了?查出来了吗?赤翎为何会有火炮?”
', '')('“皇上那边,赤翎大军要求提供粮草军械交换,徐秉问和南阳王正在商量,至于赤翎的火炮,南阳王府确认没有丢失,应该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穆婉其实也倾向于这个,毕竟火炮使用要非常小心,若完全不懂的人用,很容易搞炸膛,赤翎却明显知道用法。
“他们有图纸。”穆婉道,“所以他们敢这么快入侵大郢,不仅仅是因为大郢如今内政混乱,还因为他们铸出了火炮这个利器。”
虽然炮闩和击针质量不过关,但最少也可以发射两发炮弹,作为压轴的利器关键时刻轰开城门,动摇大郢军心足够了。
大长公主道,“怪不得当初朝他们开炮的时候,他们一点都不害怕。”
正常情况下,那样震天的响动和威力,怎么可能不怕,上京的百姓都吓傻了,觉得是老天降下了什么雷罚。
“但他们很快就调整战术,继续冲锋。”大长公主道,“我还以为是他们的大汗是个厉害人物,如今看来,他们是早就清楚火炮的问题和威力。”
大概他们打算用作杀手锏的,结果大郢也造出来了,甚至因为穆婉提供的炮闩和击针,比他们的火炮威力大的多,因此他们一开始没有拿出来,出其不意使用效果更好。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穆婉还是得哪里不对劲,“可是他们这个时候才拿出来,是不是有些太晚了?”若早上半个月攻破宁城,赤翎的损失也不会那么惨重。
谢珩也在思索,长公主则问道,“他们的图纸是从哪里来的?”
穆婉道,“图纸只有我们、郝元嘉、徐首辅和南阳王知道。”
大长公主沈吟,“南阳王那里不可能洩露,应该是郝元嘉,徐秉问再糊涂也不可能干这种蠢事。不过皇上被掳怕跟他脱不了关系。”
穆婉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徐秉问和赤翎之间大概率有联络,不管是利用还是合作。
所以在宁城时谢珩屡次救徐秉问,甚至不让他去前线同赤翎大军作战,就是防着他和赤翎人接洽。
昨天的那场突围她亲身经历,非常清楚其中的残酷和凶险,十万人突围出来只剩下五万人,徐首辅掉队后陷入赤翎军中还能活着出来几乎算是奇迹,还那么巧弄的丢了皇上。
一旁的木霜看了穆婉一眼。
穆婉道,“有什么话?”
木霜道,“奴婢曾见过徐首辅给皇上讲司怀帝和赵徽宗赵钦宗的故事。”
这些都是被敌国俘虏后,不仅受辱而死,还背负千古骂名的皇帝。
大长公主反应过来,冷笑,“这是教皇帝被俘后就立刻自尽殉国。”
穆婉沈吟,“若真如此,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现在就必须要另立新主。”
谢珩补充,“徐秉问知道他在实力上拼不过南阳王,便想在此时用大义压制对方。”
穆婉不由感嘆徐秉问的手段,她还清楚的记得徐秉问第一次看到火炮的威力,并得知是南阳王提供的时,那难看的神情,想来他那个时候就开始想对策了。
“宁城一战,徐首辅手上的兵力几乎全部被消耗,若等到将赤翎都赶走,一切尘埃落定时,他武力上打不过南阳王,名义上,南阳王也可以用他抛弃上京,弃大郢百姓与不顾的理由清算他,到时候他没有任何优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敌当前,皇上还是名正言顺的皇上,南阳王身为贺兰氏守护上京是他应该做的,但若趁机发动内战要坐龙椅,便是乱臣贼子。”
大长公主见她立刻就想明白关键,欣赏道,“说的不错,这样一来,皇位首先考虑的就是娇嫔肚子里的孩子。”
穆婉道,“我们离开前,就有太医诊脉说娇嫔肚子里是男胎,宫中早就传遍了。”
大长公主问,“娇嫔呢?”
谢珩道,“和徐府后院里几个怀孕的小妾一起被提前送走了,不知道徐秉问藏哪里了。”
穆婉忽然就想起吴太后给她的镯子,吴太后之前就提醒过她娇嫔的孩子是徐秉问的,而她死前的那个眼神……镯子显然不简单。
之前在军帐她没敢轻举妄动,如今倒是可以先看看。
长公主看到她撩起袖子,“这是……”
“吴太后临走时给我的,”穆婉摘下镯子,“这里面应该有什么东西。”她说着,按下卡扣,镯子弹开,里面果然是空心的。
穆婉把塞着的东西拽出来,打开后一块儿极其难得的三涔纱,光滑如水,流光溢彩,这布料是碧蚕国进贡,产量极少,宫中只有皇后和贵妃能得一点。
大长公主瞄到上面的字迹立刻将东西接过来,“是玥姐儿的字。”
谢玥,谢珩的大姐姐,先皇后名讳。
大长公主捧着那三涔纱看完,眼眶突然红了,“昭哥儿……”
穆婉迟疑接过和谢珩一起看,原来上面写了九皇子的特征,是为了验明正身特地留下的。
谢昭的身份证明确实是个麻烦,他们知道谢昭是九皇子,像郑次辅那样的忠臣也许不会过多质疑,若徐秉问和南阳王一定会咬死不认,到时候总归会是麻烦。
现在一切都解决了,“凤戒的一角,在臀部。”
穆婉嘆道,“我还以为那是不小心烫伤的。”
谢昭的屁股上确实有指甲盖大小的烫伤,纵横交错的几道疤痕,不规则的图案,穆婉还以为是他小的时候在农家受了虐待留下的,却不想是先皇后用自己的凤戒烧红后烙上去的,为了孩子的安全,她只用了凤戒的一角。
凤戒只有皇后才有,而且每个皇后的凤印图案也不同,因此只要图案对上就能证明昭哥儿的身份。
只是……穆婉想到先皇后艰难生产完后,就用烧红的凤戒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烙下印记,别说长公主这个亲外祖母,便是她也觉得格外心疼。
谢昭真的是一出生就吃了许多苦。
这应该是吴太后真正的保命符,但最后也许是因为迎生,也许是给士兵们写遗书的时候知道了自己做下的错事,死前终于悔过,把这些都交给了穆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