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2章 192 交给你了
得知吴太后为救迎生而死, 长公主嘆了一句,“总算没有傻到家,临死也算做了件好事。”
“不止一件。”穆婉打开另外一张纸, 这次是吴太后的字,内容非常简单:【徐秉问淫/乱后宫, 哀家、娇嫔皆受其害。】
长公主看完厌恶的皱起眉头, 冷冷道,“有了这个, 他徐秉问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谢珩道,“但不能是现在。如今还不知道他和赤翎怎么勾连, 万一他倒戈,麻烦不小。”
徐秉问到底把持朝政多年, 虽然兵力上不足,但文人势力却不容小觑, 就算是杀了他, 下面但凡有人投靠赤翎, 以他们对大郢的了解,都会给大郢带来灾难。
如今岌岌可危的大郢,经不起任何风霜, 而且他们也不想把谢昭置于危险之中。
“不急。”大长公主道,“就算徐秉问占理, 也要等娇嫔肚子里的孩子出生,按照‘真龙’出现的时间算,那孩子现在也才‘七个月’, 离出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南阳王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且看他们双方相争。”
等到那时, 赤翎被彻底赶出大郢,他们没了后顾之忧再出手,也不必担心投鼠忌器。
接下来几日,皇上被俘的消息不知怎么就传遍了上京,而对于赤翎大军要用粮草军械交换的要求,便是百姓们都不想给。
眼看着只要堵住宁城道就能将赤翎主力军困死,大郢至少可以安宁十年,为了一个昏庸的傀儡皇帝而前功尽弃,绝对不值得。
众人自然而然的讨论起了新帝的人选,其中能说的只有娇嫔肚子里的孩子,毕竟贺兰景再昏庸也是正统,那孩子是唯一的继承人,就算有人心里支持南阳王,但若说出来就是谋逆大罪。
穆婉出去转了一圈,发现从书生到老农、从掌柜到妇人,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在支持娇嫔的孩子做皇上。
又谈到后已死,到时候徐首辅、镇北侯或者是南阳王,无论谁摄政,大郢的日子都一定会越来越好。
云苓跟着穆婉久了,听多了也琢磨出几分味道来,“徐大姑娘的本事就是跟徐首辅学的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天下民心都已经归了娇嫔的孩子了。”
穆婉补充,“而且南阳王可以做摄政王,但敢对龙椅动念头就是乱臣贼子。”她看着南阳王府的方向,“也不知道南阳王打算如何应对。”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娇嫔的孩子没了,南阳王自然能名正言顺,但徐首辅定然也会想到这一点,不知要如何防范。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贺兰景殉国。
所以所有人都在等这个消息,甚至因为几天没听到动静还以为赤翎大军隐瞒了此事,徐首辅不停派人前去打探。
结果他们没有等来皇上殉国,却等来了赤翎大军突破宁城道袭击了怀泽县的消息。
正在喝药的谢珩听到此事药碗都差点摔了,立刻起身道,“你说什么?”
小六飞快道,“前夜赤翎大军成功突围宁城道,至少十五万兵马朝着怀泽县去了!”
谢珩拿起衣服快步出门,“去南阳王府。”
南阳王为上京解围后,就一直主持着大郢的大小事务,不过为了避嫌,他并没有进宫,而是在南阳王府办了个小朝廷。
此时剩下的朝臣都没有吃干饭的,谢珩到的时候,徐秉问和几个臣子也到了。
“到底怎么回事?”谢珩沈着脸问。
南阳王的脸色也十分不好,“咱们上了巴尔特的当了!”
桌上的沙盘中,岚城到上京一条线重点标註,这是谢珩筹谋多年为赤翎准备好的入侵路线,赤翎大绝也确实被一路的顺利冲昏了头脑打了进来,其中上京到宁城的最后一段,左右高山环抱,正是南阳王驻扎,将赤翎大军堵死的宁城道。
南阳王却指了指鹤城往南的一条小路,“这条路只有当地熟悉的百姓会走,大军根本过不去,攻打鹤城的时候,巴尔特派了一个小队往南去了。”
“他们应该是乔装改扮混入当时逃亡的百姓中,一路将大郢南面的情况摸清处了。
谢珩忽然就明白为什么赤翎大军会在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才用火炮攻破宁城,他们是在等待南方传回消息,消息确定后,用攻城来消耗他们的兵力,放松他们的警惕。
要知道,为了能削弱他们的意志成功突围,谢珩带着众人离开宁城的时候并没有毁掉城中的粮草,不然一个死局,赤翎凭什么要钻,一定要放诱饵才行。
绝对的饥饿中,即使知道前面是绝路,但为了吃的也会去闯一闯,所以当赤翎主力全部进入宁城后,连谢珩也觉得,只要再困一两个月,赤翎的主力军依旧会完蛋。
所以不仅宁城道的守卫松懈,连上京这边也将心思也都放在了皇位之争上。
却没想到赤翎大军只是在迷惑他们,南下的小队回来后连夜放火烧回宁城道驻军营地,宁城里休整完的赤翎大军趁机突围,出了宁城道后就拐向了南边。
“怀泽县。”谢珩点了一个位置,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里,怀泽县后面就是联通南北最大的锦墨城,只要稍微懂点舆图就能看出来,一旦叫赤翎大军突破锦墨城进入南方,四通八达的陆路和水路将会让他们束手无策,而大郢数百万的百姓将迎来灭顶之灾。
“决不能叫他们突破锦墨城!”
谢珩刚说完,就有传令兵浑身是血的闯进来,“报——怀泽县被屠,赤翎大军往锦墨城去了!”
所有人都脸色大变,谢珩立刻站起来,“小六、谢天,传令烽火军,半个时辰后整军出发!”又看向南阳王和徐秉问,“其余的就交给王爷和首辅大人了。”
两人都点点头。
穆婉听到怀泽县被屠的消息就知道事情不妙,很快帮谢珩收拾了东西等在城门口,看到他出来,将包袱递给他,“软甲,还有你要用的药。”又忍不住多嘱咐了一句,“你内伤还没好,最好按时吃药,知道吗?”
谢珩点点头,然后快速把情况说了一下,“……锦墨城那边等不及,所以我先过去,南阳王和徐秉问两人各怀心思,怕会误事,就都交给你了。”
穆婉郑重的点了点头,“放心,我一定让他们及时支援,之后就去找你。”
“好。”
之后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贪婪的看着对方,他们都明白,这一战比宁城之战要凶险的多,宁城时虽然没有退路,但同样没有后顾之忧,可锦墨城的背后不仅有几百万的大郢百姓,还有贺兰景为人质。
穆婉不由紧紧抓着谢珩的衣袖,谢珩轻轻回握住她的手。
“侯爷。”小六来催。
谢珩拍了拍穆婉的肩膀,“别担心。”
穆婉只能松手,看着他的背影却不知为何有些心慌,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谢珩也突然停住脚步,而后转身大步走回来。
“怎么了?”穆婉以为他忘了什么事,结果被他狠狠按进怀里,几乎要将她揉进身体里的力道也勾起了穆婉努力压抑的情绪,再不管旁人的目光,紧紧回抱住他,“一定要小心。”
', '')('谢珩侧头蹭了蹭她的耳朵,郑重道,“等我。”
穆婉微微哽咽,“好。”
谢珩领了一万精兵急行军驰援锦墨城,穆婉也转身去了南阳王府。
南阳王在此事上果然迟疑了。
“赤翎剩下有十五万精兵,而我们所有的兵力满打满算只有十万,还要防着他们杀回马枪,上京最少得留两万。”
“八万对十五万,若最后成了也就罢,若依旧拦不住赤翎大军,那不仅南方的百姓要遭,我们大郢连跟他们打持久战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讚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赤翎大军到了南方虽然会麻烦,但若没了军队,大郢就彻底没希望了。”
穆婉问,“难道像怀泽县百姓一样全部被屠,我们就有希望?”
南阳王的幕僚道,“夫人,我们知道您是担心侯爷,但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我们不可能救得了每一个百姓,况且赤翎也要有人给他们干活,不会一直屠城;您是选择死十万百姓救一百万百姓,还是为了救那十万百姓牺牲一百万百姓。”
穆婉不由被逗笑了,竟然还跟她扯起哲学来了。
她扭头问礼部尚书秦笑之,“秦大人记下了吗?”
秦笑之点点头,南阳王不解的看着穆婉,“夫人何意?”
穆婉道,“之前的史官被流放了,所以叫秦大人暂时顶上,此战可谓大郢存亡之战,南阳王作为此战总领,一切自然要详细记载,以供后人评说。”
南阳王只觉得好笑,“夫人威胁我?”
“岂敢,”穆婉道,“我一介妇人,不懂王爷胸怀格局,但我这人好学,侯爷刚刚的问题,不如广发天下读书人,让大家辩一辩:敌军来袭,是为了救一县百姓损耗兵力;还是牺牲一县百姓保存实力,方便以后跟敌军慢慢耗。”
她笑,“我倒是觉得这两个答案各有各的道理,说不定千年之后的读书人依然得不出结论,会成为一道流传千古的经典学说。”
也就是说千年之后的每个读书人也都会知道南阳王在此事上的选择。
南阳王笑了笑,“夫人随意。”他可不觉得这点事能威胁到他,史书,从来由胜利者书写。
穆婉点点头,对秦笑之道,“哦,对了,此事还应该加个前提,南阳王世子日日关心上京南阳王何时称帝,以至于玩忽职守,放跑了赤翎大军。”
“此情此景下,是保存兵力先争皇位,还是拼尽全力先救百姓,这个结论也许对大家来说更简单些。”
南阳王沈了脸,“夫人慎言!”
穆婉直接道,“那我不会,二公子应该知道的,我这人就爱胡说八道。”
旁边的贺兰晫:……
秦笑之抿起唇,若不是场景不对,他真的能笑出来。
穆婉继续道,“不过天下的读书人不是傻子,我这些乱七八糟的话说出去,想来他们自会分辨。”她看着南阳王的,“不过若是因为赤翎南下导致大郢亡了,什么都没做的王爷您就是千古罪人;若大郢没亡,您大概要用剩下的半辈子或者连同世子的一辈子同赤翎大军纠缠,到时候每天死人,还要征集粮税兵丁……”
她看着南阳王,“届时大郢的百姓们大概会怀念吴太后吧……”还不如吴太后当家的时候,史书会怎么记载就不好说了。
众人脸色变换,南阳王脸色发黑,真是好歹毒的设想,若史书上南阳王还不如吴太后,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
徐首辅嘴角微翘,倒是没想到穆婉会用耍无赖的方式逼着南阳王出兵,对她愈发欣赏,帮腔道,“侯夫人说的有理,王爷试都不试,又怎知拦不住?再不济,世子放跑了赤翎大军,怎么也得将功折罪吧?”
穆婉点点头,“首辅大人说的对,不过说到将功折罪,您弄丢了皇上,是不是也该亲自将人接回来?”
徐秉问:……
他没想到穆婉竟然会敌我不分,这次轮到南阳王幸灾乐祸,冷笑道,“首辅大人怕是盼着皇上回不来呢!”
徐首辅沈了脸,“王爷慎言!”
南阳王学着穆婉道,“本王也慎言不了,侯夫人是不是也这么认为的?”
穆婉利落的点点头,“确实如此。”
徐秉问:……
穆婉继续道,“所以建议王爷和首辅一起去接皇上,不然王爷是千古罪人,首辅您就是窃国贼,一样名留青史。”
两人:……
“你们先犹豫着,其实我只是来通知你们一声,”穆婉起身往外走,“我家侯爷说会向皇上讨一份口谕或者遗诏,比如禅位于镇北侯,到时候我家侯爷给王爷和首辅下旨,两位也不至于来不及。”
两人脸色微变,忽然意识到了新的问题,贺兰景未死前,是可以有诏书,他们可以把他当傀儡,谢珩一样可以,只是谢珩命不久矣,他们从来没想过。
但谢珩不行了,他还有儿子,若真传位给谢珩,事情才是大麻烦,毕竟谢珩要兵有兵,要民心有民心,一旦名正言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付之东流。
穆婉离开后,南阳王立刻道,“调兵。”
他最担心的本来也是出兵后徐秉问在上京搞幺蛾子,如今穆婉坚持让两人一起,倒也解决了他的麻烦……至于要不要真的出兵,到了附近再看也不迟。
徐秉问也担心自己若不在,南阳王和谢珩串通起来搞出什么遗诏,于是也不再纠结,决定带着他手下的兵一同前往。
贺兰晫送穆婉出去,“你胆子可真大,敢威胁我父王。”
穆婉道,“什么叫威胁,以理服人而已。”
贺兰晫:……
“你管那叫讲理?你知不知道,史书是可以后期修订的。”
穆婉勾起嘴角,“知道啊。”然后看着他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炮闩和击针好用吗?”
选择讲道理,不过是因为这样速度最快,也叫他们心甘情愿,如若不行,自然会有真理的炮筒等着他们。
史书是由胜利者所写,但她可以让他们成为失败者。
', '')